欢迎访问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网站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教务处2017年工作总结

作者:jiaowuchu 时间:2018-10-19 11:02:43 点击:3797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教务处2017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教务处在学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坚持以学院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根本,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进专业教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圆满地完成了2017年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  2017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概述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教务处是主管学院教学工作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学院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总调度室”,是学院各教学单位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枢纽。我们将“师生满意、部门(系部)满意、领导满意、自己满意”作为处室的工作价值取向,把“以系部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基本理念,积极开展文明型、学习型、高效型部门建设,在教务、考务、教研、教材、学习竞赛、实践教学、学籍管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为全院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健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工作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2017年,教务处根据学院教学工作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对《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室工作量及工作业绩考核标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保留学籍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文件进行了重新修订,为教学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为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教务处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制定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选修课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全校公选课的管理。

(二)加强专业建设,彰显办学特色。

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学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院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

1、优化整合传统专业,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新兴交叉专业。本年度根据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申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获批,并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使学院装备制造类专业群结构更趋合理。另外,为适应市场需求,新申报“药学”、“口腔医学技术”、“助产”、“工业机器人技术”、“铁道运营与管理”5个专业,目前已通过教育厅审核,并上报教育部。

2、增加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认真落实甘肃省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按照学院统一规划,教务处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了科学、实用、创新、超前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经过多半年的建设,建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体生命科学馆三个大型实训中心;改造完成了康复治疗技术、助产、口腔医学技术3个实训中心和2个计算机中心机房。这些建设和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我院实训条件,提高了实训水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项目的引入使我院完全落实了我省“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由教务处负责与山东星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集团九院十六研究所签署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使得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走出去引进合作、请进来助力发展”的良好格局。

3、加强教材管理与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严格按照教材选用由一线任课教师把关的要求,选用切合教学实际的教材;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选用教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要选用国家规划的教材,理工类、财经类和医学类专业使用近三年出版教材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三)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建设是高职学院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1、加强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各专业修订、调整了课程结构,更新了课程内容,编制、确定了课程教学标准。新的课程标准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融进课堂教学。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教务处专题召开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就目前教学实际和学生现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开设了《形势与政策》、《经济与理财》、《多媒体制

作技术》、《日常生活营养与保健》、《甘肃历史文化概论》、《国学常识》、《音乐欣赏》、《影视欣赏》8门理论选修课,分别由8名老师在每天晚自习时间授课。同时开设了《艾滋病、性与健康》、《中华历史五千年》2门网络在线互动式学习选修课程。全校同学通过自由选课,集中上课、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等方式培养提高了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

3、改革选修课和“两课”课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为解决选修课程时间安排紧,班级学生基数大,教学效果不理想,到课率不高的问题,教务处于2017年秋季对选修课和“两课”教学进行改革,引入了“大器网”和“智慧树”的网络在线课程,利用MOOC网络在线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听课率,让学生在本校就可以聆听大师的课程。其中智慧树”的网络在线课程共有2016、2017级全部专业的学生运用了该平台进行学习。这对于我校网络和信息化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改革“两课”实践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特制定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试行)》,并制定2017-2018学年“两课”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本年度,两课教学均按照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实施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抓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培训、指导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学院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学院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

1、在学院统一布署下,2017年新引进教师6名,其中2名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一步补充了我院师资力量。

2、继续发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特别是教学督导的“传、帮、带” 作用,通过听课、评课、“公开示范课”、“说课” 、教师教学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重点是新引进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和指导。实践证明,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是很快的,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3、按高职院校教师结构和素质要求,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合作企业签署了教师培训协议,制定了专任教师下企业培训计划,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践经验。

(五)重视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是学生验证和深入实践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了解社会、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工作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运行提供保障。学院提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配套资金,广泛联系,深入合作,创新机制,规范管理,2017年新建校内实训中心5个,满足了实训教学的需要。

2、坚强校外实习基地拓建和管理。2017年,在原有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夏中医医院、靖煤集团总医院、兰州兰石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7个校外实习医院的基础上又拓建了平凉市人民医院、庆阳市人民医院2家三甲医院,以及浙江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舜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家科技企业,使校外实习医院总数增加到了11个。并且与以上医院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确保了学生实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加强对实习工作的监控管理。制定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5级毕业生实习工作安排方案》、《自主实习家长同意书》,《自主实习接受单位证明》等文件资料,保证2015年实习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每月定期对在外实习学生进行电话、QQ群联系回访,实时了解实习生的在外实习动态。

(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着眼未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青年大学生创新能力尤其是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也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特别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1、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凝练办学特色,凸显专业优势,努力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造就应用能力强的创新性拔尖人才。

2、开展“考证工程”,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多拿职业资格证书。2017年,在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我院2014级同学过关率达到了93.5%,位居全省前列;有163名同学考取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证书;有102名同学考取了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

(七)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引导学生成才。

学风是一个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既体现着学生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学生的内在素养。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务处积极组织各系各专业学生开展“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会计做账技能比赛”、“CAD制图大赛”等专业竞赛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并通过主题班会、表彰先进等方式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

(八)规范管理行为,增强服务意识,保障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质量

学籍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学生事务工作,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为了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谐稳定的校园,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依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学院的学籍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增强服务意识,保障了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质量。

1、重新修订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对《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籍与学业成绩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特别是在学生保留学籍部分,做了重要调整,进一步规范学生保留学籍程序和过程。

2、按时按质完成2017年在籍学生学籍注册及2017届毕业生学历注册工作。5月份,按照学院教学计划完成了2017届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统计工作;6月份,完成了2017届毕业生学历信息注册工作,并完成了毕业证书印发工作。按照甘肃省教育厅相关通知要求,9月初完成了在籍老生的学年注册及学籍异动状态标注工作;完成了2017级五年一贯制学生录取数据审核工作;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完成了2017级新生报到情况核查及学籍注册工作。为参军入伍新生办理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为4名在籍老生办理了保留学籍手续;11月组织2017级学生完成新生学籍核查工作(学信网),完成率达到100%。

3、以人为本,协助学生完成学籍信息修改工作。对于在校学生修改学籍信息的合理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协助学生完成相关信息修改工作。

(九)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教学管理规范。

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教学工作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一年来,教务老师共同努力,真抓实干,狠抓排课、考务、教学检查与教学监控,扎扎实实地促进常规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的落实,促使2017年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1、及时编排学期课表,重视课堂教学检查,保障教学正常运行。教务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调课手续,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到课情况及教师的到岗情况、授课情况,日常教学运行有条不紊。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我院共开设课程61门,涉及排课班级27个;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我院共开设课程54门,涉及排课班级38个。

2、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坚持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教学工作周例会制度,听课、评课和学生评教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目标。一年中,教务处组织教学检查4次,组织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各2次,期末考核巡视活动2次,督导听课50余节次,聘请学生教学联络员33人次,通过这种全方位、全过程的管控,及时发现教、学、管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更正与改进,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3、重视考务管理,严抓考风考纪,展现学习新风貌。

教务处在2017年顺利完成了各项考务工作。其中全年组织期末课程考核、考试2次,共计6920人次;学期补考、终极补考1次,共计1584人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2次,共计610人次;普通话等级考试1次,共计163人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1次,共计372人次;继续教育考试8次,共计1250余人次。

在认真做好各项考务工作的同时,教务处继续严抓考风考纪,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监考质量;二是加大对各级、各类考核的巡视力度,对发现的考试违纪、舞弊现象按《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学生考试违规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严肃处理。

(十)规范教学档案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档案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认真做好教学档案工作,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是提高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学院历史面貌的重要事业。

1、以期初、期中检查为抓手,督促各系部规范教学档案管理。通过期初、期中教学检查,对各系(部)的考试试卷、教师教学基本资料、实践教学等材料进行抽查,结果令人满意。绝大多数试卷按教务处的统一要求,阅改规范,登分、计分准确;教师教案、教学计划等教学基本资料格式规范,无缺项,教学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已基本步入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教学实践落实情况良好,过程档案留存齐全。

2、认真整理学籍异动档案,规范学籍档案管理。将学生学籍状态异动档案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装订成册,并将异动信息汇总成电子文档,方便备查,使学籍异动档案管理更加规范。

(十)完成平台资料上报,确保对接省部单位工作要求

1、在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完成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所有基础数据均经过各部门核对签字确认后上报教育部管理平台,且已通过审核。同时生成了分析报告,为以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材料。

 2、在各系部努力工作下,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申报了新设的5个专业和2018年拟招生的10个专业。以上15个专业已全部通过教育厅审核并已上报教育部。

三、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建设工作开展不平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新建专业的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对于个别新办专业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会计、连锁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实训室建设、图书资料及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等方面缺乏及时的跟进。同时,专业的整体布局有待优化,专业门类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专业群建设做得不够,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还未深入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

(二)教学改革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还不够深入,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只是流于形式,尤其是部分专业在校内教学实训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建设水平与数量有待于提高,建设资金投入不够。

(四)教学管理过程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导致在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少数教学单位管理人员存在规范管理意识不够,依赖性较强,随意性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四、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过程

一方面根据教学工作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并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新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联合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教学管理人员奖惩政策,建立教学管理人员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一是积极招聘学院专业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聘请企业及社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或专业带头人;二是狠抓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落实学院教师业务能力培养计划,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培训,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三)继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力度

1、优化整合传统专业,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新兴交叉专业,撤销部分不适应社会需求或招生人数的专业。并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在实训室建设、专业图书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2、重新修订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加大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由通识课、专业课和职业课的“三大平台”所组成的人才培养主体框架,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技术技能型特色,降低理论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扩大选择空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实践环节的时间和效果,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素质课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部分  2018年教学工作要点

2018年是学院全面落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之年,更是学院教育综合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落实学院《关于加快推进年度工作目标有效落地的通知》要求,继续完成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保障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2018年教学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学院2018年工作要点,以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为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改善信息化教学条件,注重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动学院教学工作稳步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规范教学组织管理

1、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统筹现有师资、场地、教学设备等资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严格落实学院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坚持开展课堂考勤、教学巡查、阶段性检查、听课评课、观摩教学、意见征求等手段,进一步规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切实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2、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启动实施院级教学名师评选、教学团队建设、“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教师业务能力培养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好、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队伍,为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好师资储备工作。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讲座、将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等手段,培养教师树立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3、严格规范考试组织,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做好全院性考试组织工作,规范命题组织、试卷印制、阅卷评分和成绩登录工作。加强顶岗实习考核管理和成绩评定工作。继续做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培训、组织考试工作;做好专升本考试报名、培训和组织考试工作;做好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等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深化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施教考分离,增加技能考核比重,建立教务处协调安排、各系主导组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网络考试”相结合、教考分离的考试管理运行机制。

严格执行学院学籍管理相关制度,做好2017级学生学籍信息审核和2015级学生学历电子注册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学籍管理。

4、加强教研室管理职能,落实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

加强教研活动组织和教研室管理职能建设,积极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使教研室成为常规教学管理、师资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实训条件建设和专业技能培养等工作的基础阵地。

完善学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教学监控督导、巡查检查、意见征求和反馈评价工作,实施教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和突发教学事件的定期通报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及时处理各类教学事故,建立重大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

5、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严格落实常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稳定常规教学秩序、开展教学检查评比、加强考试学籍管理、优良学风班创建、教学经验交流座谈、学生意见征求与评教工作等措施,切实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工作。

深入开展党的教育方针、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积极探索美育、艺术教育、文化传承教育、体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新模式,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提高。

6、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顶岗实习管理考核。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细化校内实训和教学实习管理办法,修订顶岗实习安置与运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周调查、月汇总工作机制,适时抽查各专业顶岗实习安置、运行、管理和考核工作。

   (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7、探索“产学研”结合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

积极支持系部开展各专业“产学研”结合工作机制探索研究,进一步推动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化教学模式改革。落实“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目标定位,体现“高职层次、应用特征、个性培养”的教育思想。明确专业方向和培养标准;依据从业能力要求,在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全面修订完善2017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教学标准,不断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8、加强中高职一体化对接,探索贯通培养衔接工作机制。

加强与已经合作的中职学校沟通,召开“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研讨会”,合作编制较为完善、便于实施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中高职一体化对接工作。

9、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实用、示范和引领作用。

继续完善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保障实训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继续做好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扩大实训中心品牌影响。

10、落实新专业申报工作,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组织开展以职教专家、行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学院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组建工作。组织开展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申报工作。

对学院现有专业进行进一步论证,确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确定撤、转、停专业,建立确定符合招生和教学实际专业群。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1、推进信息化办公和精品网络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

经过考察论证,尽快引进、推行教务信息化办公系统,提升办公效率和质量;组织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以提升办学层次和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为依托,继续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适时启动“慕课”、“翻转课堂”的建设工作。

12、加强教学改革和研究,稳步实施质量工程。

争取学院支持,加大学院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投入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全力支持教师组建教学团队申报省厅下达的各项科研项目,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水平和学院科研实力。完成省级教学成果奖的遴选申报工作;组织开展省级教育质量工程相关奖项的申报工作。

14、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争取学院支持,鼓励系部积极参与省部级专业技能大赛。统筹协调各系部开展技能大赛活动。

依托各系部优势专业和师资力量,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合作承揽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做好其它具体工作

15、开展2017学年人才培养工作信息收集与整理,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任务。

16、做好2016级学生毕业实习安置工作。

过去的一年,学院以省教育厅首届毕业生教育质量评估为契机,进行了全方位整改,教学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改革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教务人要继续坚持一贯作风,凝心聚力、扬长补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注重配合、争取能做得更好,为促进学院发展努力奋斗!

 

教务处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