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网站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

作者:教务处 时间:2023-06-14 09:00:00 点击:612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总体情况

“十三五”期间,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教材建设规划,规范教材审核选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选好用好教材。遴选建设了一批质量好、影响力大、高职特色鲜明的教材资源,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学院党委统筹规划教材工作,指导各系部开展教材建设。强化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规范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严把教材政治关,规范组织意识形态审核,确保教材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正确。

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建立了教材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书记、院长牵头,各分系部主任组成的教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规范组织教材审定,指导各系部开展教材建设。建立了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开发教材,共建共享优质教材资源。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学院教材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出台了《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教材建设的规范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院教材建设的成绩,是学院党委成立后,立足人才培养要求和实际开展教材建设的探索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按照一体化理念规划教材体系。教材选用依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立一体化教学标准,达到培养目标、方案、教学、教材各要素无缝对接,实现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二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选用教材。教材选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不断巩固提升、螺旋递进的知识累积方式和理实一体、边学边练的实践能力提升为主要依据。三是融合行业企业要求培育职业精神。教材选用依据内容契合技术革新升级要求和生产一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产业升级同步,与企业技术接轨;契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要求。四是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需求提升综合素质。教材选用要体现以拥护党的领导、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内容;搭建科学的课程教材体系,为学生建构复合型知识结构,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对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我院在教材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出现空白。因校本教材建设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教材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校本教材建设工作进展缓慢,成果尚处空白。二是教材管理“粗、松、软”现象还未完全消除。部分系部教材建设还存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规范性不强等问题。三是教材选用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部分专业教材特色还不够鲜明,信息化、数字化、项目化、立体化教材资源还不丰富。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和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充分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加强规范管理,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编写、审核、选用教材,不断丰富课程教材资源,壮大教材建设队伍,提高教材建设质量,提升服务教育教学水平。

(二)主要目标

一是机制更加完善。学院统筹、各系部联动、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日益健全,教材编写、审核、选用、使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二是内容更加充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更加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党的领导等重大主题教育进教材更加落实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加有效。

三是品种更加丰富。通过开发、修订、遴选等方式建设约30部院本教材,到2025年,建设门类更加齐全、品种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的教材体系。

四是队伍更加卓越。组建编写人员库、审核专家库、选用专家库,吸纳校企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参与教材编写,壮大教材编写、审核、选用队伍。坚持培养和培训相结合,加大研究力量,不断提升教材编写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学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

五是质量更加优异。力争培育3—5部省级规划教材,不断丰富新形态教材建设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更多形式新、内容活、适应性强的高职精品教材。

六是育人功能更加显著。强化教材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功能,编写选用理论研究深厚、育人效果好、能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的教材,编写选用技术技能新、操作实用性强、理实一体效果好、课程思政建设强的教材,更好的发挥教材铸魂育人、启智增慧的功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听党话跟党走、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体制机制

1.健全组织机构。在“学院教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成立“教材审核委员会”负责教材政治和意识形态把关及业务审核,由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编写专家不参与审核,实现编审分离。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教材选用工作。

2.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学院统一领导、各系部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明确学院及各系部管理职责。学院负责教材建设的统筹规划,制定基本制度规范,组织院本教材开发,组织教材用书目录选用、审核和推荐,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和成效。各系部制定相应的教材管理实施细则,指定专门教材管理部门,健全教材工作机制,依据学院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规范使用教材,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建立教材管理情况及时上报、反馈渠道,强化教材全过程规范管理。

3.构建制度体系。严格执行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修订《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兰州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和《兰州科技职业学院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完善教材管理制度体系。

4.健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学院、校企、出版社等单位协作机制,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共同审核、共同使用教材。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教材建设功能,促进办学单位紧密协作。与出版社共建研究基地,推动队伍素质和教材建设质量提升。与行业企业、联盟成员单位深化合作,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合作共赢成效,共同推动建设更高质量、更大影响力的五年制高职专门教材。

(二)统筹推进教材开发

1.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教材始终。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把立德树人要求贯穿于教材建设的全过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党的领导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材。

2.加强统筹规划。学院统筹规划教材、系统设计教材规划种类及目录,统筹协调合作出版社在教材编写、研究、培训、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统筹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出版社、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材开发和研究。推动建设院本教材,统筹建设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教材、规范建设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聚焦重点领域,开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的紧缺领域专业教材、重点建设骨干专业教材、扶持建设新兴专业和薄弱专业教材、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教材体系。

3.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及时融入企业最新技术工艺、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与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步,动态更新教材内容,体现职业教育实用性强、内容更新快的特点。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凸显一体化培养理念、注重知识紧密衔接、技能贯通培养,体现办学特色。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融媒体教材建设。

(三)规范组织审核选用

1.规范审核。坚持凡编必审,学院与合作出版社共同把关院本教材的审核,坚持审核关口前移,从选题、作者遴选到出版前审读等进行全过程政治和业务把关。督促出版社严格执行教材出版管理制度,检查“三审制”落实情况。坚持凡选必审,每学年对学院教材选用委员会研究通过的教材用书目录中所有教材进行全方位审核。坚持凡用必审,学院对使用的所有教材教辅等进行审核,各系部对使用的教材教辅教案及教学资源等进行审核,实现教材编写、选用、使用各环节审核全覆盖。

2.规范选用。健全选用制度,规范选用程序。在系部推荐、出版社自荐基础上,学院教材选用委员会每学年组织教材选用工作,选用的教材经审核通过、会议研究并公示后向各系部公布。各系部应严格按照学院目录选用教材,严格落实国家统编教材的选用,重点组织国规、省规教材选用,优先安排院本教材选用,各系部一律不得在目录外选用教材。严格落实新编和新修订教材试教试用要求,在真实教学情境下对教材进行全面检验,合格后选用。

3.规范使用。学院定期组织开展对各办学单位教材使用情况的督查,重点开展对思政等国家统编教材、外国语言类教材等使用情况的督查,确保使用的教材符合意识形态要求和教育教学要求。指导各系部严格落实教材使用要求,定期组织教材、教辅、教案、教学资源等自查,确保凡是进入学生书包的教材、教案、教辅、教学资源等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正确。

(四)常态化开展质量监督

1.完善监督评价制度。修订完善评价监督制度,拓展评价监督内容,进一步明确评价监督要求,细化评价监督程序,对教材导向、内容、选用使用情况、成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和监督,推动评价监督工作制度化。

2.强化评价监督功能。增加监督功能,将监督结果上传系统,形成教材监督评价的全过程管理。以评促建、以查促改,充分发挥监督评价在工作推进吻合度、目标达成度等方面的功效,推动真评价、真监督,通过评价监督查找问题,并推动解决问题,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3.构建评价监督体系。学院每学期组织教材监督检查,各办学单位每学期组织对本校教材使用情况的内部督查和对学院教材选用目录的评价。学院每学期将监督评价结果形成整体报告,将问题反馈各办学单位并推动整改,将评价情况反馈选用委员会,为教材选用或退出提供数据参考,形成整体监督评价工作体系,实现建设、管理、评价、监督的闭环管理。

(五)深入推进科学研究和资源建设

1.开展科学研究。学院组织各系部开展教材科学研究,将教材建设研究主题列入学院课题申报指南,“十四五”期间推出教材研究立项课题,组建研究团队,针对教材建设的重点难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及教材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专门研究,推动教材建设水平提升。

2.完善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学院“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管理系统”,提高管理和沟通效能。升级“学院教材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学院教材开发、审核、选用、评价监督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教材建设工作共建、成果共享。完善网上在线学习平台,丰富教学及教材资源建设内容,实现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推动各系部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库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电子图书馆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3.丰富资源建设。组织各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教材资源建设,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为教材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教师以专业群为核心搜集整理辅助教学的备课资源,丰富教材理论研究、文献资料资源。组织各系部建设并分享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微课等教学资源,系统开发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与出版社合作重点开发相关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建立动态化、立体化的数字化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六)整体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1.组建编审队伍。依托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教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教材编写人员库。组建由行业企业、学院、部分专家组成的教材审核专家库,其中思政专家占有一定比例。组建由各系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选用专家库。吸纳骨干教师参与编写,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审核,不断壮大教材编审队伍。

2.建立培养培训机制。建立教材编写人员培养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各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本专业(课程)教材编写队伍的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以研讨、交流、讲座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推动各系部强化教材建设培训,建立学院、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两级层面的培训体系。

3.提升教材队伍建设水平。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教材,鼓励具有教授(正高级讲师)职称的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技能大师或资深专家领衔编写教材。支持各系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教材编写,严把编写和审核专家资质关。基于三教改革、依托课题研究、立足校企一体,通过高端研训等方式不断提升开发团队的编写能力和研究水平,不断强化教材建设的人力资源支撑。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主张落实到教材建设的各个方面,把立德树人融入各个专业各门课程教材。坚持意识形态审核,把好育人育才的重要关口,使教材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落实经费保障。学院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将教材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持续增加经费投入,重点支持紧缺教材建设和教材基础性研究。积极引导各系部和出版社加大教材研发、编写、使用培训、研究、质量监测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三)强化激励措施。将教材编审工作纳入教师业务工作量,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岗位)晋升方面予以倾斜,强化激励。承担国家、省、学院重点教材编写,荣获相关奖励的主编和核心编者视同承担相应级别科研课题,享受相应政策待遇。按照教材建设奖励办法加大对优秀教材的奖励和支持力度。

(四)纳入考核体系。将各系部教材建设质量、教材选用、使用情况作为质量监测、评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纳入学院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水平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编者存在师德师风问题、教材内容出现重大负面影响等不规范情形的,按规定严肃追责问责。